close
走進故事大觀園
-談故事的分類
會為故事做分類的人,一定有某方面的需求。坊間最普遍的分類方式,是以故事內容的屬性為標準,分出:童話故事、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等。如此分類在做學問、研究時可以得到更清楚的方向,利於透徹解析故事的內容及其背景條件。而對於一個說故事的人而言,故事是表演的材料,不同於研究故事的人想到故事內容屬性,說故事的人想到的是這個故事要如何運用,讓它成為最佳的表演材料、讓服務達到最好效果。
基於這樣的需求,我以多年說故事的經驗,把故事分為:開胃菜類、帶狀類、綜藝類、思考類、國際類及鄉土類。每一類故事,都有它的特性和作用,諸說明如下:
第一類:開胃故事
指的是「有強烈趣味點,可以讓第一次聽故事的孩子一聽上癮,期待下次再聽的故事。」這類故事都不會很長,而且會很快的帶入趣點,並讓趣點不斷出現、重複,在帶起孩子的興致後嘎然結束,有如餘音繞樑般令孩子難忘。
這類故事很多,每個人可依自己的說故事經驗,去累積最拿手、最能吸引孩子的故事,那些你在面對陌生孩子時會想拿出來秀的故事,就是開胃菜類的故事。我相信有經驗的說故事人口袋裡一定放了好幾個這樣的故事。
第二類:帶狀故事
講故事時,時間的控制很重要,尤其在學校講故事有下課的壓力,所以通常故事都不會選很長。但是,若是故事結束了,下課時間還沒到,怎麼辦呢?這時候可以補一個短短的故事,既可滿足孩子還想聽故事的需求,也不會佔用到他們下課的時間。像「青蛙與蟾蜍」或「喬治與瑪沙」,只要在第一次講故事時介紹角色和背景,之後,每次講一段他們之間發生的事,就能讓小朋友好像又見到老朋友般興奮。
帶狀故事的特色是「在固定的角色和背景下發生不同的獨立事情」。就像電視節目中每天播出的短劇一樣,是單獨的故事,而不是把長長故事分單元來講,那就變成連續劇了。
第三類:綜藝故事
每個故事都像一部劇本,有的劇本裡只有對話,可是有的劇本卻增加了歌唱、音樂、舞蹈或其他表演,這時,講故事的人就要特別用心去鑽研,好好把劇本呈現出來。
這類故事因為多了更動態的表演,所以很受孩子歡迎。像《好忙的蜘蛛》裡有各種動物的叫聲、《森林裡最恐怖的是誰》角色鮮明的說話方式及歌唱、《大巨人約翰》裡小精靈的音樂演奏、《明鑼移山》裡的移山舞
……
……
除了按照劇本,說故事人也可以自由創造,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綜藝化,加進自己最拿手的表演。
第四類:思考故事
每則故事都有想要傳達的主題和意涵,創作者在寫它時早就設定,而說故事人是否能全然詮釋作者的意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說故事人清不清楚自己為何要說這個故事。
思考類的故事有一個極重要的特性,就是「故事中有明確可以討論的哲學觀點,讓說故事人在說它的時候引發孩子的思考活動,帶起討論。」譬如:《公主的月亮》裡的「主觀思維的盲點」、《你大,我小》裡的「誰大誰小的問題」、《木女郎》裡的「人能不能被擁有的個體獨立問題」、《歌唱的烏龜》裡的「關於秘密的定義問題」
………
………
如果你把故事歸到思考類,那就表示你準備在這個故事裡帶動一些討論,用什麼故事都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要能守住議題,並接續孩子的問題去延伸討論,這部份需要一些學問當基礎,也需要一些正確態度來支持,才能達到真正的討論效果。
第五類:外國故事
指的是具有該國特殊地理文化風俗的故事,當然最典型的就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很多,有些故事在各國流傳,造成很多國家都有類似情節的故事,譬如:中國民間故事「白鶴姑娘」,跟蘇門答臘的「蜜蜂姑娘」,都是動物變成女性與人類結婚生子,最後又離開的故事。法國的「天鵝夫人」、美國的「星姑娘」和中國的「牛郎織女」故事雷同。像這樣把情節雷同的故事放在一起講,可以看出各國不同的風情、產生不同的趣味。
民間故事的情節常有較暴力或迷信的部份,背景人物也較複雜,我都選在中、高年級的班上講,順便一起研究該國的地理位置,有些小朋友還比我博學,會提供給大家更多相關知識,讓我從說故事中學到一些東西。
第六類:本土故事
相對於外國故事,我把本土的故事分成一類,這樣做是有目的的。我認為認識與了解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這牽涉到國家認同的問題,不認同自己國家的人,就不會愛護自己的國家,沒有人愛護的國家便岌岌可危,很可能有一天會在世界上消失。
本土的故事,指的是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不管是民間傳說、歷史事件、或是現代創作等都包括在內。台灣有相當豐富的生態,也有非常特殊的文化,這些都可以透過故事讓孩子了解。譬如:《劍獅出巡》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台南安平地區特有的文化,也帶出一段歷史傳說故事。《少年西拉雅》講到台灣的保育類動物-梅花鹿,和荷蘭時期的歷史。《圓仔山》的傳說讓小朋友對高雄印象深刻
……
……
還有《虎姑婆》、《水鬼城隍》、《白賊七》、《虎鼻師》……等,這些代代相傳的台灣民間故事,串起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的共同記憶。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世界如何融合,這些從我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必須被鞏固,因為那是文化的根基。
結語:
在故事的大觀園內遊賞,細細觀察、分析每一類故事,這些故事就像花材,說故事的人採擷它來創作花藝,如何調配、鋪排是一門學問,說故事的人需要花點時間慢慢摸索、學習,才能迎合觀賞者(聽眾)的口味,讓他們心滿意足。
而每一類故事也像是一道菜,說故事人就像廚師,每道菜該如何烹調、佐味;上菜的順序如何安排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有的菜餚如何搭配,方能得到邊際效應……這些都必須花心思努力,才能讓老饕們笑顏逐開。
說故事是簡單的事,但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持續去做它,就不簡單了。如果不僅持續去做,還深深愛上說故事這件事,把它當成一份專業工作,不計酬勞、不惜成本,樂在其中,這樣的人就更值得尊敬了。這篇文章就是為這些值得尊敬的人寫的,而關於故事的分類,我期待有不同的創意產生。
蔡淑?
資深說故事人、著有《從聽故事到閱讀》信誼出版、《寫個不停的媽媽》新苗出版,目前擔任 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
========================================================
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
新樹幼兒圖書館、火金姑讀書會、親子讀書會
台語文讀書會、悅讀大自然親子讀書會、書香小站
地址:新莊市新樹路六七一巷1號
電話:02-2206-5524 傳真:02-2206-557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