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在羊城晚報看到的一篇報道,是一位爸爸開了一家會員制的兒童圖書館,感覺除了他是非公益性的之外,做法上跟亦莊的做法很象,所以貼出來給大家看看。

辦個圖書館專門講故事

與眾不同的做法吸引了不少家長:買個卡讓孩子去找“故事姐姐”“說”書

奶奶叫了好幾遍,4歲半的孫子海藝只是偏過頭看一眼奶奶,仍舊抱著書咚咚咚地跑向“故事姐姐”,讓姐姐給講故事。一個上午,他已經聽了好幾個故事,最喜歡的就是《霸王龍》。

  奶奶見海藝喜歡,就給他辦了個卡,海藝成了“丫丫與夥伴圖書館”的會員。如今,“丫丫與夥伴圖書館”已經有了400多名小會員。

  為了女兒,辦兒童圖書館

  丫丫是圖書館老闆林旭誼的女兒,今年10歲。林旭誼說,是丫丫令他萌生辦兒童圖書館的念頭的。丫丫小時候,為了給她講故事,林旭誼到處找書,總覺得廣東的書不夠多。偶爾,林旭誼收到同學從北京寄來的兒童書,覺得很好看,很適合女兒。“但是這些書多是引進版,印量不大,很貴,所以不好賣,一般書店不願進太多這樣的書。而且,孩子長得快,4歲看的書與6歲不同,很快要更新,我就想是不是能讓更多孩子共享這些好書,開一個專門針對孩子的圖書館,讓孩子在其中獲益。”

  琢磨了幾年之後,林旭誼於2006年底在珠海開了第一家“丫丫與夥伴圖書館”,花了10多萬元買了4000多冊兒童圖書。林旭誼的圖書館與眾不同,更多的是讓孩子“聽”書。

  在“丫丫與夥伴圖書館”,常見到一個“故事姐姐”身邊坐著一兩個小朋友聽故事,那是小朋友自己挑選喜愛的書,讓“故事姐姐”講。有時候,“故事姐姐”會讓所有小朋友圍成一圈,由她給所有小朋友講故事,然後讓他們猜故事的結尾,或是根據故事做遊戲。林旭誼認為,這樣的活動是讀書的延伸,既能增添樂趣,又能加深印象。

  建好模式,講故事能賺錢

  辦一張30次的會員卡要480元,迄今為止,“丫丫與夥伴圖書館”已經有了400多名小會員,週末,爸爸、媽媽去上街,暑假,爸爸、媽媽去上班,他們就高高興興地來聽故事。一個有自閉症的孩子在這裡找到了知音,兩年了,因為書,他與林旭誼交上了朋友,每次都要林叔叔講故事,有什麼話就對林叔叔說。“這就是書的魅力。”林旭誼說。有個男孩子就是坐不住,林旭誼拿出一本書:“這是什麼?”他瞄了一眼:“小老鼠。”話音未落人已經跑開了,林旭誼再翻一頁,咦?老鼠的嘴變成了企鵝的嘴,再翻,企鵝嘴變成了猴子尾……小調皮一下子來了興趣。難怪,來到這裡的孩子總是不願意離開。

  令人驚奇的是,“丫丫與夥伴圖書館”的小會員中還有3歲以下的孩子,他們能聽得懂嗎?林旭誼說:“其實,許多習慣是在3歲以前形成的,如果在這個階段滿足了他們的興趣,他們這一階段的學習能力就很強。我們給他們念有韻律、有大量描述性語言的兒歌,建立他們與書的聯繫。”

  給孩子講故事能賺錢?林旭誼說,目前只是完成了事業的第一階段———建立了一個運營模式,下一步才是完成盈利模式。不久前,林旭誼在珠海的教育超市“學多啲”開了第二家“丫丫與夥伴圖書館”。他認為,這裡的文化氛圍有利於盈利模式的建立。

  本報記者 林丹 攝影報道




(授權轉載務必註明來源“ 金羊網 -- 羊城晚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bylily Wang 的頭像
    Babylily Wang

    Babylily Wang的部落格

    Babylily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