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丁島《神奇校車》好繪本如何講

作者:陳科慧


摘錄 部份內容

《神奇校車》中文簡體版出版已經有好多年了,一直以來深受孩子們喜愛,故事有趣,科普內容豐富且有深度。

 有家長反應《神奇校車》不太好講,因為主體故事與豐富的圖畫及輔助文字信息穿插,講起來有點亂的感覺,問到底該怎樣講才好? 其實一本書怎麼講,一直就沒有一個定式,關鍵是如何通過講讀把書中的內容恰當的傳遞給孩子,並能夠讓孩子慢慢吸收。

 拿《神奇校車》第一集11冊來講,大16開橫開本,人物角色比較多,除故事主線外,每頁還有很多孩子們的對話框,另外每頁圖畫邊上還有孩子們的學習筆記,講起來是有些難度。 我就說說我是怎麼給丁丁講的吧。

 一般科普書,特別是單獨介紹科普知識的書,我通常不給丁丁講,而是丁丁自己翻,翻到哪裡感興趣了,我就給他講那部分。這樣我可以相對偷懶些,而且對了解知識也更為集中些。所以一本科普書,要根據孩子的探索慾望,反反复复的講,不同時間可能關注點不同。 一般故事圖畫書,我是基本按照文字給丁丁講,遇到圖畫信息特別豐富的畫面,要適當展開,但盡量做到故事發展不中斷,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不能講著講著中斷了去探討無關事宜。) 所以像這套《神奇校車》,就需要兩種方法相結合了。

首先需要家長提前看一遍,先把人物對上號,這樣講的時候就不容易亂因為孩子主要還是對故事感興趣的,所以開始就可以從故事主體講(也就是文字最多的正文部分),當圖畫中有人物對話框出現的時候,就琢磨著說話先後順序,依次模擬不同音調有感情的讀出來。即使這兩部分講起來已經相當熱鬧了。 

圖畫邊上還會有畫著的孩子們自己的學習筆記:比如:你的身體是由細胞組成的;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作用等等。
 這些其實是每本書中涉及的知識點,但它不影響故事的發 ​​展進度,所以既可以跟著故事一起講,也可以單獨找時間來給孩子讀出來。具體如何做,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體力,或者故事的需要。

有的故事內容裡涉及到,需要馬上講出來更明白,就馬上講,如果不是特別關鍵的,也可以等到以後反复看的時候再抽出來講。
 這類科普書,通常要講好多遍,每次孩子的吸收都不一樣,內容這麼豐富的,知識點這麼多,即使看好多遍,我猜孩子們也就能了解一個概念或名詞,不會太深入這對5-8歲的孩子其實也就夠了。 不過,也要看孩子,有的孩子,很認真的要求你一字不能落,那就只好乖乖的全講到了。

 有時候睡覺前,已經很困了,我就偷著跳一些畫面不講,只要丁丁不較真兒,就能比較順利的講完,否則,就要口乾舌燥的講完每個細節。當然了,對於科普書來說,如果孩子對某個知識點感興趣,按理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學習通過更多的途徑去查找資料。這就要看我們有多少精力了。

 玥媽說,一本書下來少則半個小時,多則要講一個多小時,也確實這樣呢。這確實很挑戰爸爸媽媽。 通常在家給寶寶講故事的是媽媽,其實我們很鼓勵爸爸來給孩子講呢,特別是科普類的,爸爸們會更加勝任,也更能支持孩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bylily Wang 的頭像
    Babylily Wang

    Babylily Wang的部落格

    Babylily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