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聽英文有聲書 三年有成 來源網頁...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18/5/13gin.html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80718 09:49:08台北)暑假期間不少學生忙著補英文,的確面對國際化的社會,英文與網路的結合,更使得世界零距離。但是,對於國人最難改善的英語聽力,到底要怎麼改善呢?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困擾了很多人。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表示英文有聲書是她個人最推薦的方式,最近她也在孩子身上得到印證,值得很多家長和英語學習者注意。
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就表示,許多朋友都曾經報名過托福補習班,以為三個月後聽力就會有進步,但是卻發現連要進步一、兩分都很難。後來她從孩子身上發現,原來把英文聽力是要藉由時間來「鋪陳」的,如果只想急救章,只為了考試而考試,很容易就只是拿題目來練習,這樣根本無法兼顧聽力的「量」與「質」。
張錦娥提到她的孩子Max現在十二歲,大約從三年前開始把聽英文故事當作消遣,所以往往一聽就可以聽上好幾小時,但是她每每跟其他的家長提起,其他家長的反應都是:「哇!妳的兒子好用功。」等不及回家也督促自己的小孩猛聽英文。但是,張錦娥認為英文聽力會不會進步,「喜歡」故事是主要關鍵;就比如一個愛跑步的人,每天跑上一小時,人們會說他很愛跑步,而不是很用功跑步。
從「喜歡」漸漸變成「習慣」之後,等到臨時要考英文測驗或托福時也不用臨時抱佛腳了,她提到:「上個月Max花兩星期準備去考托福考試,原本我覺得題型不適合和他準備時間匆促,可能也只是好玩而已,沒想到聽力和閱讀項目他都得到High Level的評等,可見聽故事的力量真大!」
她也提到Max不管是坐車或是睡覺都會聽英文故事CD,從二、三年級的時候喜歡〈札克檔案〉,到現在喜歡的故事題材更多元,聽的份量也增加了不少,除了《龍騎士》,《納尼亞傳奇》聽上好幾次以外,另外,他也很喜歡由電視影集改編的《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歌舞青春》;而最近張錦娥也發現,Max不僅喜歡聽英文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還會聽《世界是平的》與《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之類的英文有聲書,題材多了,他認識的字彙與知識也更加廣泛。
為什麼聽英文故事對聽力有這麼大的幫助呢?張錦娥提到了一個關鍵:「我猜想是大家都喜歡『故事』吧,因此先從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始去習慣用『聽』的來了解內容,有一段時間的耕耘之後,就可以延伸到其他題材,某種程度上是擁有選擇的自由度。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考試的壓力,英文實力卻是不停地提升。」
暑假還有一個半月,想要好好改善英文聽力的人,不妨找長度不長的英文有聲書試試看,等到習慣養成,英文自然就聽得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