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海螺和大鯨魚》
《小海螺和大鯨魚》最初翻到這本書是整理聰明豆系列,那時我對朱莉婭·唐納森的作品都不了解。一直以為當年給迪迪買的聰明豆二是這四輯中最經典的,有《我永遠愛你》《長大做個好爺爺》《願望樹》等等,每本看著都那麼溫馨,而且對於家長教育孩子來說又那麼有意義,甚至覺得遠比育兒書更具參考性。現在想來,也許是當年迪迪小,再加上是女孩,溫馨的畫面就深受我們的青睞。第一輯,阿克塞爾·舍夫勒的畫色彩都很暗,可能單看封面不會一下子選中。翻開來讀一讀,文圖的配合相當精妙。這套每一本都很好看,可能名氣最大的是《咕嚕牛》吧,不過我這次談的是讓我一見鍾情的《小海螺和大鯨魚》。
曾經和館裡好幾位媽媽介紹過這本書,其實也在推薦套裝書時表達過對它的喜愛,然而似乎這樣還不夠,除了我挨個叨叨的幾位外,很少有人特意問到這本呢。
這本書的文字像詩歌一樣,故事很神奇。有一隻與眾不同的小海螺想出海去遠航,她講了又講,她的願望一定要實現。她用黏液在黑黑的岩石上寫下了銀色的字“請帶我出海遠航好不好”。大鯨魚看到了,帶她遠航周遊世界。他們看過了南極的冰山,看過了火山和金色的沙灘,遇過巨浪,見過海底,經過風雨見過美景。每一幅圖配合的信息都非常豐富。
有過了這些見識,小海螺越發的覺得自己很渺小。然而有一天大鯨魚迷路趕上了退潮,擱淺在海灘上。這時候光靠小海螺的激勵也沒用啊,大鯨魚太大了,在海灘上沒法動。小海螺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猜到是什麼了麼?前面她求助遠航的法子在這裡用上了呢。這次她來到一間教室,在黑板上用黏液寫下了“救救鯨魚”。小海螺雖然小卻憑藉著寫字幫助她實現了夢想,也在大鯨魚最危難的時刻拉來了救援的隊伍,這給孩子們是多好的激勵啊。
接下來這兩頁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共簡短的三句話,圖畫的簡潔卻信息豐富,更重要的是解決方式包含了很多層意思,能教會孩子們遇到危難的解決思路,非常有條理。
第一句:孩子們跑出教室,報告消防隊。圖裡小朋友著急的跑,有一個小男孩手裡托著小海螺。這裡的小朋友沒有憑著一腔熱情就去救大鯨魚,而是知道先求救於消防隊。在爭分奪秒的時候,小朋友應該知道求助專業人士。這時候可以和孩子聊聊110、119、120等等電話。
第二句:大家趕緊上海灘,快得像飛。圖中消防車趕來。
第三句:消防員圍著鯨魚挖出個池塘,還不停往鯨魚身上灑水。在講這句前我問過迪迪,你會怎麼救大鯨魚。她最初想到的方法還是怎麼把大鯨魚搬回大海里。什麼這麼多人一起抬,告訴她大鯨魚很重很滑搬不動,她就想用吊車、飛機等等依靠機械力量把大鯨魚搬回到大海里。這法子雖說聽著都不錯,只要力量達到了,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她的思路也是怎樣達到這個力量。然而實際這樣方法是不大現實的。
這頁的精妙在於,消防員先用設備給大鯨魚澆水,這是先保住大鯨魚的命啊。灑水時我們看到他們的設備是可以把海水引過來的,嗯,這樣就不用擔心水不夠或者大鯨魚不適應淡水了。同時挖掘機和小朋友都在它旁邊挖沙子,這是長遠的一步,灑下來的水慢慢匯集就形成了一個小池塘。這樣的工作因為解決了最重要的生存問題,實際也就延長了救援的時間。
最後等到漲潮了,潮水涌進小海灣,大鯨魚順著水流回到了大海安全脫險。就這麼一幅圖一句話就把這麼複雜的方式給交代清楚了,不得不佩服這一對黃金搭檔啊,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因為寫童書就隨便安排一個方法,這點讓人很敬佩。
文章的結尾,小海螺們聽完大鯨魚和小海螺的冒險經歷,都跟著大鯨魚和小海螺出海遠航了。
這本書的文作者朱莉婭·唐納森曾經為兒童節目創作過歌曲,編寫過劇本,之後寫童書,難怪她的文字讀起來都琅琅上口,如同詩歌一般呢。而譯者任溶溶老先生也在兒童詩、韻文故事的翻譯上造詣深厚,所以讀起來很有韻律很舒服。
這本書大家讀著不知道會不會想到卡梅拉,都是出海,結局卻迥然不同。卡梅拉遠航戀愛了,帶回了她的真命天子皮迪克,從此卡梅拉結婚生子她的生活也趨於正常。就像我們大多數媽媽,年輕時瘋狂過,為了夢想如何如何,有了孩子以後,就漸漸以家庭為中心,當起了賢妻良母。小海螺出海回來講了冒險經歷卻帶走了更多的小海螺一起去冒險。
我覺得個性更像男孩子(書中用的“她”),總讓我想起《燃情歲月》中的布萊德·皮特,野性與冒險一直呼喚著他們,那是他們的主流生活。如果都是女性的話,卡梅拉最後回歸了家庭,小海螺注重了她的夢想(或者說事業),所以不管是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更重視事業,想想卡梅拉和小海螺,也許就能想得通吧。(最後這句純屬看到又有媽媽猶疑到底做全職媽媽還是出去工作突然想到的,骨子裡的東西,問清自己的感受就好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抉擇也自會不同。有的享受全職媽媽,有的焦慮,有的享受工作的成就感,每個人的滿足點都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看清自己的需求吧。)
作者 蓝月亮儿童图书馆
《小海螺和大鯨魚》最初翻到這本書是整理聰明豆系列,那時我對朱莉婭·唐納森的作品都不了解。一直以為當年給迪迪買的聰明豆二是這四輯中最經典的,有《我永遠愛你》《長大做個好爺爺》《願望樹》等等,每本看著都那麼溫馨,而且對於家長教育孩子來說又那麼有意義,甚至覺得遠比育兒書更具參考性。現在想來,也許是當年迪迪小,再加上是女孩,溫馨的畫面就深受我們的青睞。第一輯,阿克塞爾·舍夫勒的畫色彩都很暗,可能單看封面不會一下子選中。翻開來讀一讀,文圖的配合相當精妙。這套每一本都很好看,可能名氣最大的是《咕嚕牛》吧,不過我這次談的是讓我一見鍾情的《小海螺和大鯨魚》。
曾經和館裡好幾位媽媽介紹過這本書,其實也在推薦套裝書時表達過對它的喜愛,然而似乎這樣還不夠,除了我挨個叨叨的幾位外,很少有人特意問到這本呢。
這本書的文字像詩歌一樣,故事很神奇。有一隻與眾不同的小海螺想出海去遠航,她講了又講,她的願望一定要實現。她用黏液在黑黑的岩石上寫下了銀色的字“請帶我出海遠航好不好”。大鯨魚看到了,帶她遠航周遊世界。他們看過了南極的冰山,看過了火山和金色的沙灘,遇過巨浪,見過海底,經過風雨見過美景。每一幅圖配合的信息都非常豐富。
有過了這些見識,小海螺越發的覺得自己很渺小。然而有一天大鯨魚迷路趕上了退潮,擱淺在海灘上。這時候光靠小海螺的激勵也沒用啊,大鯨魚太大了,在海灘上沒法動。小海螺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猜到是什麼了麼?前面她求助遠航的法子在這裡用上了呢。這次她來到一間教室,在黑板上用黏液寫下了“救救鯨魚”。小海螺雖然小卻憑藉著寫字幫助她實現了夢想,也在大鯨魚最危難的時刻拉來了救援的隊伍,這給孩子們是多好的激勵啊。
接下來這兩頁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共簡短的三句話,圖畫的簡潔卻信息豐富,更重要的是解決方式包含了很多層意思,能教會孩子們遇到危難的解決思路,非常有條理。
第一句:孩子們跑出教室,報告消防隊。圖裡小朋友著急的跑,有一個小男孩手裡托著小海螺。這裡的小朋友沒有憑著一腔熱情就去救大鯨魚,而是知道先求救於消防隊。在爭分奪秒的時候,小朋友應該知道求助專業人士。這時候可以和孩子聊聊110、119、120等等電話。
第二句:大家趕緊上海灘,快得像飛。圖中消防車趕來。
第三句:消防員圍著鯨魚挖出個池塘,還不停往鯨魚身上灑水。在講這句前我問過迪迪,你會怎麼救大鯨魚。她最初想到的方法還是怎麼把大鯨魚搬回大海里。什麼這麼多人一起抬,告訴她大鯨魚很重很滑搬不動,她就想用吊車、飛機等等依靠機械力量把大鯨魚搬回到大海里。這法子雖說聽著都不錯,只要力量達到了,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她的思路也是怎樣達到這個力量。然而實際這樣方法是不大現實的。
這頁的精妙在於,消防員先用設備給大鯨魚澆水,這是先保住大鯨魚的命啊。灑水時我們看到他們的設備是可以把海水引過來的,嗯,這樣就不用擔心水不夠或者大鯨魚不適應淡水了。同時挖掘機和小朋友都在它旁邊挖沙子,這是長遠的一步,灑下來的水慢慢匯集就形成了一個小池塘。這樣的工作因為解決了最重要的生存問題,實際也就延長了救援的時間。
最後等到漲潮了,潮水涌進小海灣,大鯨魚順著水流回到了大海安全脫險。就這麼一幅圖一句話就把這麼複雜的方式給交代清楚了,不得不佩服這一對黃金搭檔啊,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因為寫童書就隨便安排一個方法,這點讓人很敬佩。
文章的結尾,小海螺們聽完大鯨魚和小海螺的冒險經歷,都跟著大鯨魚和小海螺出海遠航了。
這本書的文作者朱莉婭·唐納森曾經為兒童節目創作過歌曲,編寫過劇本,之後寫童書,難怪她的文字讀起來都琅琅上口,如同詩歌一般呢。而譯者任溶溶老先生也在兒童詩、韻文故事的翻譯上造詣深厚,所以讀起來很有韻律很舒服。
這本書大家讀著不知道會不會想到卡梅拉,都是出海,結局卻迥然不同。卡梅拉遠航戀愛了,帶回了她的真命天子皮迪克,從此卡梅拉結婚生子她的生活也趨於正常。就像我們大多數媽媽,年輕時瘋狂過,為了夢想如何如何,有了孩子以後,就漸漸以家庭為中心,當起了賢妻良母。小海螺出海回來講了冒險經歷卻帶走了更多的小海螺一起去冒險。
我覺得個性更像男孩子(書中用的“她”),總讓我想起《燃情歲月》中的布萊德·皮特,野性與冒險一直呼喚著他們,那是他們的主流生活。如果都是女性的話,卡梅拉最後回歸了家庭,小海螺注重了她的夢想(或者說事業),所以不管是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更重視事業,想想卡梅拉和小海螺,也許就能想得通吧。(最後這句純屬看到又有媽媽猶疑到底做全職媽媽還是出去工作突然想到的,骨子裡的東西,問清自己的感受就好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抉擇也自會不同。有的享受全職媽媽,有的焦慮,有的享受工作的成就感,每個人的滿足點都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看清自己的需求吧。)
全站熱搜